首页
科普活动
媒体报道
图片资讯
农业资讯
科普动态
学术交流
陕西眉县猕猴桃的即食密码
猕猴桃是陕西特色水果,全球每4个猕猴桃就有1个出自陕西。然而,长期以来,国产猕猴桃面临着“硬着不能吃,软了吃不及”的问题,不仅影响消费者体验,也阻碍了猕猴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的陕西眉县,为破解国产猕猴桃即食难题,当地相关部门积极探索猕猴桃即食技术,成立了陕西省首家即食猕猴桃技术研发中心,助推猕猴桃产业升级。 “传统猕猴桃向即食猕猴桃转型升级,需要攻克哪些技术难点
图片资讯
2024-12-20
0
陕西富平冰柿首次出口加拿大
记者12月10日从西安海关获悉,由富平大方天玺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流心冰柿经该关所属渭南海关检验合格后,由上海发往加拿大,这是陕西富平冰柿首次出口加拿大。 图为海关工作人员对富平冰柿进行查验。(西安海关供图) 陕西省富平县被称为“中国柿乡”,柿子栽培历史悠久,独有的尖柿最宜加工柿饼,被誉为“制饼珍品”,流心冰柿更是兼具鲜柿子和柿饼的特点,一经上市广受消费者喜爱。
图片资讯
2024-12-20
0
良种良技智慧农机 科技赋能天府粮仓稳产增产
12月4日,自贡市贡井区五宝镇的马铃薯田地里,绿油油的枝叶铺满田地,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五宝镇种植马铃薯2万亩,今秋机器播种面积达20%。贡井区安捷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长明正查看马铃薯长势,“我们使用四川农业大学许丽佳团队研发的马铃薯播种机播种,每亩节省人力成本500元,种植户都觉得效果好。” 五宝镇是川农大众多科技示范基地的一个缩影。今年,该校科研人员通过“良种良技+智慧农机”的应用
图片资讯
2024-12-20
0
自治区政协马学军调研草原所种业科技创新
5月16日,自治区政协党组成员、马学军一行到我所沙尔沁基地调研草种业科技创新情况。 马学军听取了金轲所长关于研究所在草种业领域科技创新的工作汇报,重点调研了国家种质牧草中期库、羊草资源圃和草原博物馆等,详细了解了内蒙古草种业发展现状及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政策瓶颈。马学军对草原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草原所以自治区“科技兴蒙”行动为依托,潜心攻关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及新品种培育
图片资讯
2024-12-20
0
肉羊养殖如何应对严寒天气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近期,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较为频繁,对肉羊生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为将严寒天气对肉羊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建议相关养殖场做好以下应对措施。 做好防寒保暖。认真检查羊圈舍的屋(棚)顶、墙壁和卷帘,找到圈舍破损的地方并及时予以修缮,防止漏雨漏雪和贼风侵入,做好保暖工作。开放式羊舍可挂草帘、盖塑料薄膜,提高舍内温度。同时,为防止因圈舍封闭过严,导致因羊舍内湿度提高
图片资讯
2024-12-20
0
科技赋能湖南农机装备 加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
随着新一轮的科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已逐渐融入农业机械,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轮胎有近一人高的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可自动驾驶的高速插秧机……近日,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位于长沙的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现场展示的数十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农业机械有序排列,包括耕作机械、种植机械、收获机械、收储加工机械等。
图片资讯
2024-12-20
0
科技大篷车开进偏远山区----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科技大篷车”是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所科普活动形式之一。通过组织科研人员深入农村,进行科技讲座、科技咨询、发放科技资料和现场技术指导,向农民朋友传授农业科学知识和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现场解决农业技术难题,将“科技大篷车”开进偏远山区,颇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科技下乡活动 科技咨询
图片资讯
2024-12-20
0
瘦肉精----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瘦肉精”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质,任何能够抑制动物脂肪生成,促进瘦肉生长,增加牲畜瘦肉量的物质都可以称为“瘦肉精”。目前已经知道的“瘦肉精”有很多种,多数的确对有害,所以在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被禁止使用。因此,不要随意给猪饲喂抗生素、瘦肉精等,要知道猪吃的东西可能最终也会进入我们自己的肚子。善待猪就是善待我们自己,保护猪的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我们自己的安全健康
图片资讯
2024-12-20
0
甘肃新农具为农业生产增智慧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慧农业正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我省不断引进推广新技术、新装备,加大智慧农机的应用力度,不断将农业新质生产力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助推智慧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在庆阳这家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农户何海峰正打开手机,轻点手机屏幕进行卷帘机开关的操作,不仅如此这套智慧农业系统还能及时监控作物生长情况。 在靖远县蔬菜科技创新中心
图片资讯
2024-12-20
0
玉米----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早熟禾科(Poaceae)玉蜀黍族(Maydeae)一年生谷类植物,学名Zea mays,起源于北、中、南美洲。植株高大,茎强壮,挺直。叶窄而大,边缘波状,于茎的两侧互生。雄花花序穗状顶生,雌花花穗腋生,成熟後成谷穗,具粗大中轴,小穗成对纵列。谷穗外被多层叶包裹,称作包皮。籽粒可食。 玉米用作饲料、食物和工业原料,在许多地区作为主要食物,在拉丁美洲,玉米广泛用作不发酵的玉米饼
图片资讯
2024-12-20
0
猪伪狂犬病活疫苗获批新兽药证书
近日,发布第847号公告,由中国上海兽医研究所内科技企业共同研发的“猪伪狂犬病活疫苗(JS-A1株)”获批国家三类新兽药注册证书。 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高致死性传染病,对养猪业构成严重威胁。尽管已有疫苗用于免疫,但病毒变异株的出现使得现有疫苗无法提供完全保护,导致疾病在免疫过的猪场中仍然暴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图片资讯
2024-12-20
0
狐尾藻----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是小二仙草科(Haloragidaceae)多年生沉水植物,根状茎生于泥中,节部生长不定根。茎圆柱形,直立,常分枝。叶无柄,丝状全裂。穗状花序生于水面之上,雌雄同株。行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繁殖,其主要传播方式以产生断枝或根状茎的方式进行。因其具有适应性强、生物量积累较快和耐污染能力较强等特点而成为水生植被恢复工程中被优先考虑的先锋物种之一
图片资讯
2024-12-20
0
渔业渔政管理局调研组到饲料所调研
8月21日,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副局长、一级巡视员王欣太到饲料研究所调研水产饲料科技创新应用情况。所长马莹、陆建中陪同调研。 刘新中、王欣太一行参观了饲料所水产微生物与饲料、饲料加工与质量安全、新兽药与免疫调控等创新团队实验室,详细了解了团队科技创新及科研进展、成果应用及团队建设、平台建设等情况。 座谈会上,马莹对刘新中局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向渔业渔政管理局长期以来对饲料所创新发展的关心
图片资讯
2024-12-20
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
8
下一页
尾页
随便看看
发芽糙米----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0
反刍动物的四个胃----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0
卡斯特奇观漏斗竖井与落水洞----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0
南繁育种迎高光 品种选育强引擎
0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兽药新剂型与合理用药新技术研发项目启动会在京顺利召开
0
推荐排行
阅读排行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兽药新剂型与合理用药新技术研发项目启动会在京顺利召开
0
北京市兽药饲料监测中心李小龙主任一行到饲料所调研
0
加纳当选马哈马致贺电
0
冬季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0
关键时期的关键抉择 以为核心的驾驭中国经济航船破浪前行
0